3月16日,中國歌劇舞劇院《俠影·詠春》劇組一行到廣東江門市、鶴山市,深入詠春拳宗師——梁贊故里古勞水鄉(xiāng),開展實地體驗采風,為5月份的首演作準備。
音樂舞蹈劇《俠影·詠春》由中國歌劇舞劇院、江門市委宣傳部和鶴山市委宣傳部聯(lián)合打造,得到國家藝術基金扶持。
中國歌劇舞劇院黨委書記諸葛燕喃,江門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陳冀,江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高鋼華,鶴山市領導劉志剛、張鎮(zhèn)就、譚曉濱,中國歌劇舞劇院劇目創(chuàng)作部、宣傳部負責人,以及劇組導演、作曲、編舞、演職人員等參加活動。
上午,《俠影·詠春》劇組一行參觀梁贊公園、詠春傳承道、古勞偏身詠春拳館、鶴派獅藝傳承基地,了解一代宗師梁贊的非凡成就,體驗古勞偏身詠春拳和鶴山獅藝,感受梁贊詠春文化,更好地理解和表現(xiàn)作品。
大念頭、小念頭、雙龍、蝶掌、尋橋······在梁贊公園“木人樁”前,劇組成員進行深度沉浸體驗,學習詠春十二式,與本土詠春高手切磋過招,體會劇中人物文化特點。
夏振凱是劇中梁德榮——“贊先生”的扮演者,參觀過程中,夏振凱認真了解梁贊詠春的情況介紹,觀摩詠春拳表演。夏振凱表示,走訪詠春傳承道路徑,對詠春拳和“贊先生”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“贊先生”扮演者 夏振凱:之前都是從文字上去了解鶴山詠春的。今天通過現(xiàn)場體驗、照片、影像,看到本土對鶴山詠春的傳承,我心中對贊先生、鶴山詠春涌現(xiàn)出更多尊敬和崇拜。
蔡忻如是劇中梁德榮的妻子——鄭若蘭的扮演者,在劇中,鄭若蘭知書達理識大體,鼓勵丈夫在危急時刻為民出頭。
“鄭若蘭”扮演者 蔡忻如:之前在排練廳里,我們主要靠想象力去完成一幕一幕的場景,今天來到這里,看到故事的真實發(fā)生地,非常有代入感、親切感。我們一定要把這部劇更加完美地呈現(xiàn)給大家。
崔秀麗是劇中俠女——琴心的扮演者,首次到鶴山古勞,她覺得琴心這個角色和之前構想的有點不一樣。
“琴心”扮演者 崔秀麗:我們走到梁贊故居里去參觀,摸一磚一瓦。我很激動,完全不能用言語來表達,對琴心這個角色有了新的理解,她比我之前想象的可能要更加溫柔,更有詠春魂。
《俠影·詠春》由中國歌劇舞劇院與江門市委宣傳部、鶴山市委宣傳部聯(lián)合推出,以詠春拳宗師——鶴山梁贊為原型,講述他研習詠春武學、授徒傳藝、用詠春拳救國救民的故事。《俠影·詠春》將詠春文化融入其中,用藝術作品表達博大精深的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充滿著正義、熱血與激情,涌動著濃烈而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,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鮮明的時代價值。
中國歌劇舞劇院劇目創(chuàng)作部主任趙海風表示,該劇立足當下,挖掘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將中華武術精神與梁贊主人公的家國情懷、民族大義、道義擔當緊密地結合到一起,在中國原創(chuàng)音樂劇創(chuàng)作上有特色。
中國歌劇舞劇院劇目創(chuàng)作部主任 趙海風:這個劇的藝術特色在于,在借鑒西方音樂劇范式的同時也吸收了中國傳統(tǒng)歌舞劇的一些方法,在以歌舞說故事的基礎上融合了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戲曲、民族音樂、器樂、武術等眾多的藝術門類,里面還有粵曲、廣東音樂,充分展現(xiàn)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嶺南文化的背景。這里面包含著中國歌劇舞劇院對中國原創(chuàng)音樂劇創(chuàng)作所做的一些積極努力和不懈探索。
《俠影·詠春》導演鐘浩介紹說,該劇正緊張有序排練中,預計今年5月起在北京首演并在全國各地上演。
《俠影·詠春》導演 鐘浩:我們這個劇在北京已經(jīng)開始排練了,前一階段的訓練也請了我們江門鶴山的師傅去做動作指導,音樂創(chuàng)作已經(jīng)基本完成。大家都知道詠春,知道葉問,詠春代表中國武術,但是對于梁贊,大家不是很熟悉。所以我覺得通過音樂劇把梁贊、江門鶴山古勞水鄉(xiāng)以及200多年前的一代宗師的故事表達出來,對于傳播詠春文化,傳播家國情懷,是非常有意義的。
責任編輯:黃俊亮